沟通的概念很大,这里泛泛而谈下~

沟通的境界

我认为,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一切都在无言中,这个mind来自那句歌词:“就让我默默地真心为你,一切都在无言中”,所谓的相互理解的最高境界不也是如此吗?

天地虽不语,人心却不可量。有的人说了,沟通是个交互的过程,需要你的反馈,但从高效作为出发点,反馈也是可以自动化的,如果别人能理解你,又何须多言。

让一切都在无言中,有点玄乎哈,沟通本就是要说话的,这倒好,最高境界是不说话,颇有无为是为了有为的范儿!软件工程里面的人月神话,其实强调了人员增加的沟通成本,这也是我这个观点,想优化掉这个沟通成本的根本出发点。

一切都在无言中虽然有作为沟通最高境界的潜质,但这也只能是理想中的最好场景,属于永远不可达状态。如果你达到了,恭喜你,天涯何处觅知音,踏破铁鞋无觅处,你可能就要找到自己的归宿。

抑或是,让一切都在无言中,这还不算最高境界?还有下一境界!或是或不是,姑且讨论下与之接近的“下一境界”是什么吧。首先,高效沟通,不说为最高效,说话多少与高效至少是反比函数,高效的目标以理解为上。那与之接近的境界,就是说话少点,但能快速让对方理解。那这叫什么,意会or心领神会!风险是什么,那就是双方可能理解有偏差,“意会”这个词的风险是很大的,就像百度的高层意会Robin一样,只意会其表意,未理解其深意。若是如此,那意会其实是最危险,最低层次的沟通,却也是可能凌驾于“一切都是无言中的”唯一境界。

接着说,意会低效,归根结底是因为交流少,说话少。那比它还要好的境界呢?理所当然,多多沟通,面面俱到。不容我多做说明,这个是最常见的,大公司主要就是开会,情侣间为了解彼此的无孔不入,等等。但是,话说回来,多了沟通,也失了效率。我最近几年都是在创业公司,小公司最是无法容忍这种低效。什么叫执行力,肯定不是为了个概念一致性而大量时间花在交流上。我最近几年,也是身体力行,尽量避免这种情况,所以我被贴上标签,沉默寡言,惜字如金,不善交流。。甚至老大也会觉得我是消极无为地管理团队。

OK,上面谈了沟通的三重境界,其实说话多少是成本,理解程度是目的,效率值则是反应这种关系的一个量而已,对数学家来说是极其容易理解的一个函数模型而已。于现实中,这种互相比另外一个境界好还是差形成了如画作”不可能的阶梯这样的结果“所描述的那样。这不是层次问题,不是你人生经验增加了,对”意会“的体会要比你之前对”一切都在无言中“要高一个境界,这借用新闻系的一个术语”上升的螺旋“来表象,其实不能这么去过分强调人生经验的作用,应该去繁取简,去理解本质,去追求你认为最高效的生活。其实这句话不是说非要用一个最高效的沟通方式,因为人也有不同,对不同的人采取的策略也不同。比如一对热恋的情侣,整天闲聊也是正常。

最后,附上最科学的沟通方式:大家心态平等,把我们内心的、有关世界的图像披露出来,让他们“浮出水面”,并严格仔细地加以审查;把对对方好奇的探寻与对自己想法的宣扬相结合,在有效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,也开放自己的思想,以接受他人的影响。